诈骗罪未获利的从犯会怎么判?
在一些诈骗案件中,存在从犯并未实际获利的情况。比如在团伙诈骗中,有人只是帮忙打打下手,没有分到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律上一般会怎么对这些未获利的从犯进行判决,具体的量刑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展开


诈骗罪未获利的从犯的判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明确从犯的定义及处罚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从犯在法律上会受到相对主犯更为宽大的处理。 其次,看诈骗犯罪的具体情节及数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若诈骗涉及金额达到较大规模,在判处主犯相应刑罚的基础上,会对从犯从轻、减轻乃至免除惩罚。例如,若主犯因诈骗数额较大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从犯可能会被判处一年左右有期徒刑,或者适用拘役、管制,甚至免除处罚。 再者,最高法院量刑指导意见指出,对于从犯,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等情况,应当予以从宽处罚,减少基准刑的20%-50%;犯罪较轻的,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例如在(2019)浙01刑初36号案件中,被告人朱某联系业务,帮助王某实施诈骗活动,所起作用较小,系从犯,法院依据其参与犯罪的程度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万某给王某提供资金帮助,作用更小,系从犯,法院对其减轻处罚。 最后,即便从犯未获利,只要其参与了诈骗行为,就仍需依据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和犯罪情节进行定罪量刑。若从犯在犯罪活动中作用有限且罪行较轻,可能会面临较轻刑罚,如管制、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