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从犯一分钱没拿该怎么量刑?
在一些诈骗案件中,存在从犯未分得赃款的情况。比如几人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其中一人只是协助,并未拿到钱。想了解这种情况下,法律上具体会依据哪些因素来确定从犯的量刑,是否会因为没拿钱而减轻处罚。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诈骗从犯一分钱没拿的量刑情况,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即使从犯没有分得赃款,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诈骗罪的成立主要看行为人的诈骗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而不是以是否分得赃款为依据。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了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其行为对诈骗结果的发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依然要对其行为负责。 其次,没有分得赃款这一情节可以作为减轻处罚的因素。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具体量刑时,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如犯罪的数额、手段、造成的危害后果、从犯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等。如果从犯在整个犯罪过程中作用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能会被不认为是犯罪;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关于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例如,在一个诈骗案件中,诈骗金额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主犯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而从犯在其中仅起到辅助作用且未分得赃款,那么从犯可能会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或者更轻的刑罚,具体的量刑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由司法机关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