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我有个民事官司,感觉法官的判决特别不合理。我怀疑法官存在枉法裁判的情况,但又不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到底怎样去判断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呢?想了解判断的标准和依据。
展开


要判断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主体方面。民事枉法裁判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司法工作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在民事枉法裁判罪中,主要指的是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法官。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法官这类特定的司法人员才可能构成这个罪名,普通的老百姓是不可能构成的。 其次是主观方面。该罪在主观上要求是故意,即司法工作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违背事实和法律,仍然故意作出枉法裁判。这里的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法官明知道自己的判决是错误的,还积极地去作出这样的判决;间接故意则是法官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枉法裁判的结果,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法官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对法律理解有误而作出了错误的判决,一般不构成此罪。 然后是客体方面。民事枉法裁判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审判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司法公正。司法审判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地处理民事案件。而枉法裁判的行为破坏了这种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最后是客观方面。这表现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且情节严重。所谓违背事实,就是不依据真实的证据和案件事实来进行判决;违背法律则是不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适用法律。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情节严重一般包括致使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等情形。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需要综合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等要素,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和相关的法律规定来进行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