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轻伤但没有赔偿能力,法律会怎么判?
最近遇到一起打架事件,一方把另一方打成轻伤,可打人者确实没有经济能力赔偿受害者。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法律在量刑时会有哪些具体考量,会不会因为赔偿不了就加重刑罚?
展开


当打人造成他人轻伤且没有赔偿能力时,法律的判决会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原则,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从刑事责任角度来看,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也就是说,一旦打人行为致使被害人受伤并经鉴定达到轻伤及以上级别,该行为就构成了故意伤害罪,依法应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量刑幅度内进行裁决。 其次,关于刑事和解制度。自2013年起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够与受害者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并获得受害者的谅解,那么司法机关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减轻甚至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在打人者没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这一从轻情节通常难以实现。 最后,在赔偿方面,受害人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因故意伤害行为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等一系列费用。即使打人者暂时没有赔偿能力,法院依然会根据事实和法律判决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待其有赔偿能力时,受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打人轻伤没有赔偿能力并不影响对打人者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和量刑,赔偿能力只是在具体量刑和执行赔偿时会被考虑的一个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