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过失和诈骗?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有人说我诈骗,但我觉得自己只是不小心出了点差错,属于过失。我不太清楚过失和诈骗在法律上是怎么区分的,想问问专业人士,判定过失和诈骗有哪些依据和方法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过失和诈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判定它们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来看过失。过失在法律里指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了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比如在医疗领域,医生由于疏忽没有仔细查看患者的过敏史,给患者使用了过敏药物,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这就可能属于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过失犯罪并不是所有情况都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时才需要担责。 再说说诈骗。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举例来说,有人编造自己身患重病急需钱治疗的虚假理由,向他人借钱后消失不见,这就是典型的诈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判定过失和诈骗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诈骗的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要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而过失则是由于疏忽或者过于自信导致危害后果发生,并非主观故意造成。此外,还要结合行为人的行为表现、造成的后果以及相关证据来综合判断。在实际案件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证据来准确判定是过失还是诈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