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否属于过度医疗事故?
我在医院看病,感觉医生给我开了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项目,我怀疑这是过度医疗,但又不确定。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看,怎样判断这是不是过度医疗事故呢?我该依据什么来确定医院和医生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度医疗?
展开


判断是否属于过度医疗事故,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过度医疗。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提供了超出疾病实际需求的检查、治疗等医疗服务。 从法律依据方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对于过度医疗事故的判断,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在具体判断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看医疗行为是否具有必要性。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症状等实际情况,判断医生所采取的检查、治疗措施是否是为了明确诊断、治疗疾病所必需的。如果进行了大量不必要的检查,或者使用了超出病情需要的药物、治疗手段,就可能存在过度医疗。例如,患者只是轻微感冒,医生却安排了多项高级别的影像学检查,这就可能不符合医疗的必要性原则。 二是看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诊疗规范。医疗卫生行业有一系列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应当遵循这些规范。如果医生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些规范,也可能构成过度医疗。比如,某种疾病按照规范只需要采用一种常规治疗方法,但医生却采用了多种昂贵且没有必要的治疗方法。 三是看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费用。过度医疗往往伴随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如果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同类型疾病的正常费用水平,且费用的增加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那么也可以作为判断过度医疗的一个参考因素。 如果患者怀疑存在过度医疗事故,可以通过与医院进行沟通、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等专业手段来确定是否属于过度医疗事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