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如何进行法律认定?
我签了一份合同,感觉对方有欺诈行为,但不太确定。合同里有些 条款和对方当时说的不一样,交付的货物也和约定的有差别。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像这种情况怎么认定是不是合同欺诈,认定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合同欺诈指的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用欺骗手段让另一方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签了合同。
在法律认定上,首先要看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就是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比如商家把次品说成是正品来卖;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即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像卖房者隐瞒房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其次,欺诈方要有欺诈的故意。故意是指欺诈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比如,企业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还和对方签订合同,这就是有欺诈的故意。
再者,受欺诈方因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也就是说,欺诈行为和受欺诈方的错误认识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例如,消费者因为商家虚假的宣传而误以为商品有某种功效,从而购买了该商品。
最后,受欺诈方基于错误认识作出了意思表示。即受欺诈方因为错误认识而签订了合同。比如,购房者因为开发商虚假的房屋信息而签订了购房合同。
如果要认定合同欺诈,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综合判断。当遇到可能存在合同欺诈 的情况时,受欺诈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并要求欺诈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偿损失等。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了解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避免陷入合同欺诈的陷阱。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房屋产权纠纷该如何起诉?
拖欠工资打12345会上门解决问题吗,该怎么办?
企业所得税信息表只有一个股东该怎么填?
婚假是带薪休假吗,能否扣除奖金?
残疾补贴是否通过社保卡发放?
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受哪些权利?
学生打架对方家长讹钱该怎么处理?
单位能查出来犯罪记录吗?
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被撞责任如何划分?
有哪些举措可以保障特困人员医疗待遇?
未成年驾驶车辆发生事故该如何处理?
算个税要先扣掉五险一金吗?
公司多人陆续辞职该怎么赔偿?
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会怎么处理?
如何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的若干问题?
《行政诉讼法》发展了几年?
行政案件再审立案审查是否会开庭?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