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应当如何计算?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像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都属于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的计算,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首先是初始计量阶段。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举个例子,假如A公司购买一项专利,花费了100万元购买价款,同时支付了5万元的相关税费,那么这项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就是105万元。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比如B企业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研究阶段花费了2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是80万元,那么这项新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就是80万元。 在后续计量阶段,无形资产需要进行摊销。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例如C公司一项商标权成本为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那么每年的摊销额就是5万元(50÷10)。 如果无形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当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这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 总之,无形资产的计算在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需要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来准确计算和处理无形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