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个人经营所得税如何进行核定征收?
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对个人经营所得税的核定征收不太清楚。想了解核定征收的具体方式是什么,怎么确定征收的比例,以及办理核定征收需要什么流程和资料。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让我心里有个底。
展开


个体工商户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是一种税收征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税务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情况,直接核定其应纳税额或者应税所得率,来确定需要缴纳的个人经营所得税。 核定征收主要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定期定额征收,税务机关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等因素,核定一个固定的税额,个体工商户在一定期限内按照这个固定税额纳税。比如,每月核定应纳税额为 500 元,那么每个月就需要缴纳 500 元的个人经营所得税。这种方式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依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税务机关会通过调查、测算等程序来确定定额。 另一种是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税务机关会根据行业特点等因素,核定一个应税所得率。个体工商户需要先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 (或者 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 (1 - 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 ),然后再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同行业的应税所得率是不一样的,例如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应税所得率可能在 5% - 20% 之间。这一规定依据的是《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等相关法规。 办理核定征收,个体工商户一般需要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一些资料,比如营业执照副本、经营者身份证等,还可能需要填写相关的申请表。税务机关会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定。整个流程通常包括申请、受理、核定、公示等环节。在办理过程中,个体工商户要确保提供的资料真实、准确,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及时完成相关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