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如何进行核定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针对个人独资企业在特定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征收方式。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了解一下核定征收的概念。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这与查账征收不同,查账征收要求企业有完整、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按照实际利润来计算应纳税额,而核定征收则是由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因素直接核定应纳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依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采取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企业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核定征收方式又分为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办法。 不同行业的应税所得率是不同的。例如,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的应税所得率一般在5%-20%;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一般在7%-20%;饮食服务业在7%-25%等。以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为例,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个人独资企业采用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一些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来说,可以简化纳税程序,降低纳税成本。但企业也需要注意,要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经营情况等相关资料,否则可能面临税务风险。同时,如果企业后期会计核算健全了,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改为查账征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