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有低保的人工作后工资怎么发放?

我有低保,最近找了份工作。但我不太清楚有低保的情况下,工作工资发放会不会和普通人不一样,是正常发还是有特殊规定呢?会不会因为工资影响到我的低保资格?想了解这方面的具体情况。
展开 view-more
  • #低保工资
  • #工资发放
  • #低保资格
  • #社会救助
  • #劳动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低保和工资的概念。低保,全称是最低生活保障,它是政府为了帮助那些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或个人而提供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而工资则是劳动者通过付出劳动,从用人单位那里获得的报酬。 对于有低保的人工作后工资的发放,一般情况下,工资的发放遵循正常的劳动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无论劳动者是否享受低保,用人单位都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地支付工资。 然而,有低保的人工作后,工资收入会对低保资格和低保金额产生影响。因为低保的评定是基于家庭的总收入和财产状况。当有低保的人开始工作并有了工资收入后,家庭总收入可能会发生变化。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定期核查。 如果工资收入使得家庭总收入超过了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那么可能会导致低保资格的取消。但如果工资收入只是部分提高了家庭收入,仍然符合低保条件,那么低保金额可能会根据新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民政部门会根据家庭收入的变化重新核算,适当降低低保金的发放数额。 在实际操作中,有低保的人找到工作后,应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申报工资收入情况。这样可以保证低保金的发放与家庭实际经济状况相匹配,避免出现违规领取低保金的情况。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按照正常的工资发放流程,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之,有低保的人工作后工资正常发放,但要及时关注低保资格和金额的变化,并按照规定进行申报和调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