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关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利益。做好商业秘密保护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所以企业需要先确定哪些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比如独特的生产工艺、客户名单、营销策略等。 其次,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企业应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规章制度,明确保密的范围、措施、责任等内容。规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使用商业秘密的权限和程序,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等要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不同的保密级别和访问权限。例如,限制员工只能在特定区域或设备上处理商业秘密信息。 再者,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企业可以与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可能接触到商业秘密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保密协议中要约定保密的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以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 另外,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商业秘密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例如,对重要的文件进行加密处理,设置复杂的访问密码和权限,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同时,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软件,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 最后,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培训。通过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员工普及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知识和重要性,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让员工了解泄露商业秘密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避免因员工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商业秘密泄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