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商业秘密的安全?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保护商业秘密的安全至关重要,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法律保护方法。 首先,企业自身要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这是保护商业秘密的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保密规章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保密措施、员工的保密义务以及违反保密规定的责任等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企业通过完善的保密制度,能让员工清楚知晓自己的保密职责,从内部防范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其次,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在员工入职时,企业就应与员工签订专门的保密协议,明确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对企业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若员工违反保密协议,企业可以依据协议追究其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保密协议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数额,以弥补企业因商业秘密泄露所遭受的损失。 再者,加强对商业秘密载体的管理。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数据等,要进行加密存储,设置访问权限,限制接触人员范围。在对外交往中,如合作项目、业务洽谈等,要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合作方的保密责任。如果合作方违反保密协议,企业同样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后,当发现商业秘密被侵犯时,企业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