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自己的婚姻权益?


要保护自己的婚姻权益,可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财产权益方面。夫妻共同财产是指结婚后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以及夫妻双方通过财产转移所形成的财产;个人财产是指结婚前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包括个人收入、个人财物等。依据《民法典》规定,明确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十分重要,可以签订婚前或婚后财产协议,对财产的归属、管理、处分等进行约定,避免因财产问题引发纠纷。在日常生活中,要保留好财产购置凭证、银行流水等各类消费凭证,以便在日后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中作为依据。如果没有财产协议,婚后取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可平均分割。但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等,则属于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其次,在面对可能出现的恶意损害利益行为时,比如夫妻一方与第三方恶意串通、故意制造债务以损害另一方利益。要注意收集证据,证明双方没有共同举债的意思表示,或者一方在举债后另一方不知情且没有追认过。如果一方存在恶意串通的行为,另一方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离婚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再者,人身安全权益方面,家庭暴力是对婚姻关系造成重大伤害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婚姻双方的身心健康。根据法律规定,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报案,申请保护令,要求加重惩罚施暴者。 另外,夫妻双方应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婚姻契约,履行各自的义务,如忠诚义务、抚养义务等。对于涉及重大财产或重要事务的决策,双方应充分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书面文件,避免日后因意见分歧而引发纠纷。若婚姻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感情破裂等,应通过合法的途径,如诉讼离婚等方式,妥善解决婚姻问题,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之,保护婚姻权益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努力,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