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证明离婚协议有效?


要证明离婚协议有效,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双方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双方在签协议的时候,精神、智力等方面是正常的,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能力对协议里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判断。这是因为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那他签的协议就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其次,意思表示要真实。这意味着夫妻双方签协议时是真心实意、自愿的,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比如说,一方没有骗另一方说签了协议就给一大笔钱,实际根本没这回事;也没有强迫另一方必须签协议。要是有欺诈、胁迫等情形,协议可能就会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再者,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例如,协议里约定把夫妻共同财产都给一方,却让另一方背负所有债务,严重损害另一方权益,或者约定的内容违背基本的道德伦理,这样的协议就可能无效。 另外,协议通常要采用书面形式,并且双方都要签字确认。 最后,离婚协议一般是在完成离婚登记后才生效。也就是说,签了协议还不够,要夫妻双方一起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领了离婚证,协议才正式生效。要是只签协议没办离婚登记,那协议在法律上还没生效。 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要是双方通过法院诉讼离婚,经法院审查认定离婚协议内容合法有效时,法院也会认可该协议的效力。 总之,要证明离婚协议有效,就要看是否满足以上这些条件。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意思表示真实:就是内心想法和外在表示一致,不存在欺骗、被迫等虚假情况。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就是社会公认的良好道德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