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如何认定?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程序,它关系到非营利组织能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简单来说,就是税务等相关部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核,确定其是否符合免税条件,如果符合,就给予免税资格,该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可以不用交税。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申请免税资格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非营利组织;二是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三是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四是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五是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采取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等处置方式,并向社会公告;六是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七是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税务登记所在地的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上地区的同行业同类组织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八是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申请免税资格认定,通常需要向所在地税务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这些材料一般包括申请报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管理制度;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证件的复印件;上一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上一年度的工资薪金情况专项报告,包括薪酬制度、工作人员整体平均工资薪金水平、工资福利占总支出比例、重要人员工资薪金信息(至少包括工资薪金水平排名前10的人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上一年度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上一年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事业发展情况或非营利活动的材料;财政、税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需提供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材料及本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申请当年的材料,不需提供本条第(六)项规定的材料。 经认定符合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其取得的捐赠收入、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但不包括因政府购买服务取得的收入)、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孳生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免征企业所得税。但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并非永久有效,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期满后,需要重新提出认定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