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组织是否应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我经营着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一直以为不用考虑纳税的事儿。但最近听说即便是非营利性组织,好像也有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情况。我就想弄清楚,非营利性组织到底要不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呢?是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要算,还是有什么特殊规定?
展开


在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并非都不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需要区分不同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应纳税所得额这个概念。应纳税所得额其实就是计算企业或组织需要缴纳多少税的一个基础数值。它通常是用收入总额减去一些准予扣除的项目后得到的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你赚了多少钱,去掉一些可以合法扣除的成本、费用等,剩下的部分就要用来计算要交多少税。 对于非营利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这里的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它的认定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例如,这些组织必须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等等。 然而,即便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如果其从事了一些与非营利目的无关的经营活动,那么这部分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就需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比如说,一个非营利的慈善组织,它正常接受捐赠开展慈善活动的收入可能免税,但如果它开办了一家与慈善目的无关的商店进行商业经营,那么商店的经营所得就需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非营利性组织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不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关键要看其收入的性质和来源,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活动收入可以免税,但与非营利目的无关的经营活动收入就要按规定计算纳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