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起诉离婚在法庭上该如何应对,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当被起诉离婚且面临法庭应对的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整个离婚诉讼的流程和自身在不同阶段的权利义务。 在接到法院送达的对方离婚起诉状副本后,您有权利提交答辩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需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意味着您可以选择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答辩,表明您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也可以不提交书面答辩,但这并不影响后续庭审。 开庭时,进入法庭调查阶段,这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环节。原告会陈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您则需要认真倾听,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反驳或说明。对于原告提出的证据,您有权进行质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您要仔细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比如,如果原告拿出一张借条证明夫妻共同债务,您要考虑借条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借款行为产生的,借条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这笔借款是否真的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等方面进行质证。 法庭辩论阶段,您可以围绕自己的观点充分发表意见。主要针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财产分割原则、子女抚养权归属等关键问题进行辩论。比如,若您认为夫妻感情并未破裂,要列举出双方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如共同旅游、互相照顾等,来证明感情基础还在。同时,对于财产分割,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您可以说明自己对于财产分割的合理诉求和依据。对于子女抚养权,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争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阐述。 最后,法庭会组织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是在法院主持下,双方尝试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能够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法院会依法作出判决。所以,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您要保持冷静,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