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发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当收到律师函时,首先要明确,律师函本身不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它更像是一种警示信号 ,一般被视为诉讼威胁。律师函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接下来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认真研读律师函内容。仔细查看函中所提及的事实、法律依据以及对方的要求。比如,若是欠款纠纷的律师函,会写明欠款金额、产生欠款的事由等。这能帮助你清楚了解对方的诉求和立场。 第二步,判断律师函真假。真正的律师函必须有律师签章和律所盖章,代表对此函负有法律责任,如无则很可能为伪造。要是受到威胁、恐吓、损失等,可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委托人以及律师的责任。 第三步,评估自身情况。思考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是否真的存在过错和责任。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也不怕对方起诉,那么对律师函可以暂时不管,但要关注后续情况 。要是觉得自己可能有一定责任,就需要进一步考虑应对办法。 第四步,考虑应对策略。如果不想打官司,收到律师函之后可以与对方协商如何解决问题。协商过程中,可以就争议点进行沟通,尝试达成一致意见。要是协商不成,或者自己不确定该怎么协商,也可以聘请律师商量对策。若决定聘请律师,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你分析利弊,并制定合适的方案。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起诉的条件,第一百二十二条明确指出,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对方若要起诉你,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总之,收到律师函不要慌张,冷静应对,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处理问题。 相关概念: 律师函:律师接受客户委托,就相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并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