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如何恢复正常状态?


失信被执行人若想恢复正常状态,其实就是要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被移除。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情况。 首先,咱们得知道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简单来说,失信被执行人就是那些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却拒不履行的人。法院会将这类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他们进行信用惩戒,像限制高消费、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受限等。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是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也就是说,你把欠别人的钱或者要履行的义务都完成了,法院核实后就会把你从名单里移除。比如你之前因为没还借款被列入名单,现在把借款本金、利息等都还清了,就符合这个条件。 二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要是你和申请执行人商量好了,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按照协议把事情都处理好了,也可以让法院把你从名单中删除。比如你们约定分阶段还款,你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都还清了,就属于这种情况。 三是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如果申请执行人愿意原谅你,向法院书面申请把你从名单中删除,法院经过审查觉得合理,也会进行删除操作。 四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这种情况就是法院经过调查,发现你确实没什么财产可以执行,而且也没人能提供你有财产的线索,法院也会删除你的失信信息。 五是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要是遇到审判监督或者破产程序,法院裁定对你中止执行了,也会删除相关信息。 六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当法院裁定相关法律文书不予执行时,你的失信信息也会被删除。 七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了,自然也会把你的失信信息删除。 总之,失信被执行人想要恢复正常状态,关键就是要积极履行义务,和申请执行人好好沟通,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这样符合相应条件后,就能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移除,恢复正常的信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