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诈骗是如何判刑的?
我最近听说了一起假药诈骗的案子,心里挺疑惑的,就想了解下对于这种假药诈骗的情况,法律到底是怎么判的呢?是根据什么来确定量刑的轻重呀?很想知道具体的判刑标准和依据。
展开


假药诈骗在法律上通常涉及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一量刑适用于一些情形,比如假药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等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 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像造成轻伤或者重伤、造成轻度残疾或者中度残疾、造成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生产、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等情况,都可能适用这一量刑幅度。 要是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例如致人重度残疾或者死亡、造成三人以上重伤等严重后果,或者生产、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等,会面临这样严厉的处罚。 另外,如果是单位犯本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总之,对于假药诈骗的判刑,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最终的量刑。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