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显示经营异常该怎么解决?


营业执照显示经营异常,是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一种警示,通常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导致经营异常的情形及解决办法。 首先是未按规定报送年度报告导致的异常。企业需要在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如果未按时报送,就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解决办法是企业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就可以向作出列入决定的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依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度报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有关企业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提醒其履行公示义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次是未按规定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导致的异常。企业应当自下列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行政许可取得、变更、延续信息;知识产权出质登记信息;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如果未履行该义务,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解决办法是企业履行即时信息公示义务后,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再者是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导致的异常。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开展抽查或者根据举报进行核查查实企业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后,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最后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导致的异常。企业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是其开展经营活动的主要地点,如果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职过程中发现通过该地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就会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依法办理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变更登记,或者提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可以重新取得联系,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