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对方不付抚养费该怎么起诉?


当遇到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是可以通过起诉来维护孩子合法权益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起诉的流程及相关要点。 首先,要明确原告和被告。在抚养费纠纷案件中,原告通常是未成年子女,法定代理人则是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也就是与孩子共同生活的父或母。被告就是不支付抚养费的一方。这是因为抚养费是为了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成长,所以权利主体是孩子。 接下来是准备相关材料。需要准备民事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还要详细阐述诉讼请求,也就是要求被告支付多少抚养费以及支付的方式、时间等,同时要说明事实和理由,比如离婚的情况、对方未支付抚养费的事实等。此外,还要准备相关证据,比如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这些能证明双方关于抚养费的约定或判决内容;孩子的出生证明,用于证明亲子关系;以及自己的身份证等材料。 然后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是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法院后,法院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送达传票。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原告要向法庭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未支付抚养费的事实,被告可以进行答辩和反驳。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最终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对起诉的条件、流程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如果判决生效后,被告仍然不支付抚养费,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告的存款,扣留、提取被告的收入等措施来保障抚养费的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