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后怎么撤销报案?


在探讨如何撤销报案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报案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告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而撤销报案,简单来说,就是报案人主动要求不再继续追究该案件。 在我国,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撤销报案的情况和程序也有所不同。 对于自诉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这意味着,如果你报的是自诉案件,比如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虐待案、侵占案等,你可以直接和对方协商,如果达成和解,就可以向法院提出撤回自诉的申请。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符合撤诉条件的,会裁定准许撤诉。 对于公诉案件,是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一般情况下,报案人不能随意撤销报案。因为这类案件侵犯的不仅仅是被害人的个人权益,还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不过,如果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发现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会撤销案件。这些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就是说,即使报案人没有主动要求撤销报案,但如果出现了上述法定情形,公安机关也会依法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 如果你想要撤销报案,首先要确定案件的类型。如果是自诉案件,你可以直接联系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书面的撤诉申请,说明撤诉的原因。如果是公诉案件,你可以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表达你不再追究的意愿,但最终是否撤销案件,要由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同时,你需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