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不申报对办税人员有影响吗?


税务不申报对办税人员是可能存在影响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理解税务申报的含义。税务申报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办税人员则是负责具体办理税务申报等涉税事务的人员。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相关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虽然这里主要针对的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但办税人员作为具体办理申报事务的人员,如果存在主观故意不申报,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未申报,可能会面临公司内部的处罚。 另外,从职业信用方面考虑,现在税务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如果办税人员经常负责的企业出现税务不申报等违规情况,可能会影响办税人员自身的职业信用。一旦办税人员的职业信用受到影响,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限制,比如一些企业在招聘办税人员时,会查询其职业信用记录。 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企业的税务不申报行为构成了偷税、逃税等犯罪行为,而办税人员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那么办税人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税务不申报对办税人员在行政责任、职业信用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都可能产生影响。办税人员应当提醒企业按时、准确地进行税务申报,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