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火罪的司法解释和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不小心引发了一场小火,虽然损失不大,但我很担心会不会构成失火罪。我想知道失火罪的司法解释到底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样的情况会达到立案标准,希望能了解清楚,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展开


失火罪,指的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不是故意放火,但因为疏忽等原因导致了火灾。 关于失火罪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一条对失火罪进行了明确阐释。它明确指出,过失引起火灾,涉嫌特定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这里的特定情形就是判断是否构成失火罪的重要依据。 失火罪的立案标准在上述规定中也有详细说明。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这意味着只要因为这场火灾导致了一人死亡,或者有三个人受重伤,就达到了立案标准。二是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比如火灾烧毁了公共设施或者他人的财物,损失价值达到五十万元,就会被立案。三是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如果火灾波及到了十户以上家庭的住房等基本生活物资,也符合立案条件。四是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对于涉及森林资源的火灾,面积达到上述标准就会立案。五是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防出现一些特殊但同样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上述立案标准中的任何一种,公安机关就会对其以失火罪进行立案追诉。之后经过法院的审判,如果认定构成失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因自己的过失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