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税收返还政策是怎样的?


招商引资税收返还政策,通俗来讲,就是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来当地投资发展,会根据一定的规则,把企业缴纳的部分税款再返还给企业。这是地方政府常用的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从法律依据上看,虽然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专门针对招商引资税收返还的法律。不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出台的税收返还政策,必须在法律和行政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在实际操作中,税收返还的方式多样。常见的有按照企业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进行返还,比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比如,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规定,对新入驻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企业缴纳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的30% - 80%进行返还。还有一种情况是先征后返,企业正常缴纳税款后,政府再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比例将部分税款返还给企业。 企业享受税收返还政策也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一般来说,企业需要符合当地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比如是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等重点扶持的产业。同时,企业要在当地实际经营,有一定的投资规模和纳税额度。 对于企业而言,税收返还政策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比如,一家企业原本需要缴纳较高的税款,通过税收返还,企业可以将返还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等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 不过,企业在享受税收返还政策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要仔细研究当地政策的具体条款和条件,确保自身符合要求。要关注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因为政策变动而带来风险。要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申报和缴纳税款,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免影响税收返还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