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加班导致疾病,公司需要负责吗?


在探讨过度加班导致疾病公司是否需要负责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不同情况来分析。 首先,要明白工伤认定的概念。工伤,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或者与工作相关的活动里受到的伤害或者患上的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如果过度加班导致的疾病被认定为职业病,那么公司肯定是需要负责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然而,如果过度加班导致的疾病不属于职业病,只是普通的身体疾病,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情况下,很难直接认定公司需要负责。但如果能够证明过度加班与疾病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并且公司存在明显的过错,比如长期强迫员工过度加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等途径,要求公司承担一定的责任。 综上所述,过度加班导致疾病公司是否需要负责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