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失职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刑法分则罪名的一个分类,通常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刑法中涉及失职类的罪名有很多,比如玩忽职守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等。
要判断失职罪是否属于过失犯罪,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过失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也就是说,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对于很多失职类犯罪来说,它们是属于过失犯罪的。以玩忽职守罪为例,该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本应预见自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符合过失犯罪的特征。比如,某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查中,疏忽大意没有发现企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导致发生了重大安全事故,这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又或者工作人员虽然发现了隐患,但轻信企业会自行整改,结果事故还是发生了,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 地说所有与失职相关的犯罪都是过失犯罪。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故意的失职行为,并且可能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故意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滥用职权罪,而滥用职权罪属于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里将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分别表述,也体现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综上所述,大部分失职罪属于过失犯罪,但也存在因故意失职而构成其他故意犯罪的情况,具体要根据不同的罪名和案件事实来判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人身侵权责任起诉状应载明哪些基本内容?
故意伤害致人轻微伤如何定罪?
破产清算该如何起诉对方?
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可以领失业金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社保中的商业险是什么意思?
入职体检能否用医保卡个人账户?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手续费该如何使用?
社保无欠费的最简单三个步骤是什么?
驾照第二次换证是多少年?
打架造成二级轻伤和解后会怎么判?
离婚一方不同意该怎么办?
中国法律是如何对未成年犯罪进行保护的?
破坏个人财产构成什么罪?
个人起诉离婚是否可以分割财产?
对方起诉离婚自己可以不去吗?
宅基地管理中左邻右舍不签字可以吗?如果不签字该怎么办?
买安置房是否可以落户?
去法院起诉离婚多久会受理?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