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伤残必须要痊愈后才可以鉴定吗
我因为意外受伤了,现在还在治疗中,但是恢复得比较慢。我想了解 一下,是不是一定要等伤完全好了才能去做伤残鉴定啊?我担心时间拖久了会影响我的权益,所以想知道具体规定是怎样的 。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伤残鉴定并非一定要在痊愈后才进行。伤残鉴定是指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损伤程度、残疾程度等进行评估的活动,目的是确定伤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受害者生活、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便进行合理赔偿或其他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在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就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对于轻重伤鉴定,通常在出院后进行,如果涉及关节等功能问题的,须待出院满三至六个月方可鉴定;要是骨折需钢板固定且损伤关节功能的,则需等待钢板取出并治疗结束后三至六个月再行鉴定。
而伤残等级鉴定,应于治疗终结出院后满三至六个月实施。
法律依据方面,《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也指出,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之所以不要求痊愈后才鉴定,是因为很多伤害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而且等待痊愈可能会使鉴定结果因时间过长难以准确判断当时受伤的真实情况。不过,如果在伤情不稳定时进行鉴定,确实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比如一些急性损 伤,即便未愈,但为了及时确定责任等情况也可能需要进行鉴定。具体的鉴定时间,医生也会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给出专业建议。
相关概念:
伤残鉴定:对因身体损伤导致的残疾程度等进行评估确定等级的活动。
轻重伤鉴定:判定伤害程度是轻伤还是重伤的鉴定。
伤残等级鉴定:确定因伤导致的残疾具体等级的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判断因伤对劳动能力影响程度的鉴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