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权利吗
最近在考虑一些婚姻相关的事情,就想到离婚这件事。不太清楚从法律层面讲,离婚到底是不是一种权利。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里,对于离婚是不是权利是怎么界定的,有什么依据吗?
展开


离婚是一种权利。在我国,实行婚姻自由制度,其中就包含离婚自由。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有自主决定是否解除婚姻关系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这体现了法律对协议离婚这种方式的认可,赋予了夫妻通过协商一致来解除婚姻的权利。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了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这也表明夫妻一方在一定条件下有通过诉讼途径解除婚姻的权利。 不过,离婚权是相对权利,不是绝对权利。任何权利的行使都要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现代法律,特别是民法领域,以“社会本位”为立法基础,不仅关注个体权益,更注重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为了逃避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义务而恶意离婚,或者以虚假离婚等方式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这种对离婚权利的滥用是不会得到法律支持和保障的。以轻率的态度对待和处理离婚问题,也是不恰当的,属于滥用离婚自由权的行为。 总之,离婚是法律赋予人们的一项权利,但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行使。 相关概念: 社会本位:指法律并非仅关注个体权益,更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为使社会共同生活更好地发展,法律会强制规定某些义务,甚至限制或剥夺部分权利。 相对权利:权利的行使和实现要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不是毫无约束的绝对自由。离婚权就是相对权利,要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行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