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最近了解法律知识,对醉驾的犯罪性质不太明白。自己身边有人酒后开车被抓,想知道从法律角度,醉驾这种行为是不是故意犯罪,想清楚这里面的法律规定和判断依据是怎样的 。
展开


醉驾通常属于故意犯罪。所谓故意犯罪,简单说就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在醉驾的情况中,从主观方面看,醉驾者在驾驶时清楚知道自己处于醉酒状态,却还是执意去驾驶车辆。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心态,其行为带有明显的故意性。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状态发生。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醉酒分为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自己有病理性醉酒的生理特点,饮酒后陷于病理性醉酒状态又驾驶机动车,根据“主客观一致”原则,刑罚一般不应对此种行为人意志无法控制的行为加以处罚;但要是明知自己有病理性醉酒特点,还故意饮酒使自己陷于该状态后驾驶机动车,依据“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仍要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概念: 生理性醉酒:是指因饮酒过量,导致身体出现的正常醉酒反应,在这种状态下行为人通常还是有一定辨认和控制能力的。 病理性醉酒:属于精神病范畴,是一种特殊的酒精过敏反应,在这种状态下行为人可能无法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 原因自由行为:简单讲就是,行为人在有责任能力的状态下,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状态,然后实施了犯罪行为,也要承担刑事责任。 主客观一致:即犯罪的认定要同时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以及客观上实施的犯罪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