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犯罪能认定为故意犯罪吗,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我最近对醉酒后犯罪的认定标准有些疑惑。身边有人酒后犯了事,我就想了解下,在法律上,醉酒后犯罪到底能不能认定为故意犯罪呢?具体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的?是看醉酒程度,还是看犯罪时的具体行为表现之类的,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醉酒后犯罪是有可能被认定为故意犯罪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故意犯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就是故意犯罪,并且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醉酒后犯罪能否认定为故意犯罪,关键在于醉酒后犯罪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如果醉酒后,行为人仍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对这种危害结果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那么就可以认定为故意犯罪。 需要明确的是,醉酒状态本身一般不能成为免除刑事责任的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醉酒是行为人自身可以控制和避免的状态,不能因为喝了酒就逃避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醉酒后犯罪是否为故意犯罪,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犯罪行为发生时,行为人是否还有一定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醉酒后,明明知道随意殴打他人会造成伤害后果,却还是去殴打他人,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故意犯罪。 相关概念: 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的犯罪。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