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了是不是就会被限制高消费?
我收到了法院的执行通知,成了被执行人,心里特别慌。不知道是不是一旦被执行,就肯定会被限制高消费。因为我平时工作可能还得坐飞机、高铁去外地谈业务,如果被限制高消费,会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想问问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层面,被执行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被限制高消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被执行”和“限制高消费”这两个概念。“被执行”指的是,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时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就成为了被执行人。而“限制高消费”是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执行措施,目的是通过限制其高消费行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这意味着,法院“可以”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而不是“必须”。也就是说,只有符合一定条件时,法院才会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一般情况下,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且有合理的还款计划等,法院可能不会立即对其限制高消费。相反,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或者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等行为,法院大概率会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 所以,成为被执行人后,是否会被限制高消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被执行人应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主动履行义务,避免被限制高消费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