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异议一般不会成功吗?
我在一场官司里是被执行人,现在对执行有异议,想提出执行异议申请,但听说执行异议一般不会成功,心里有点没底。我想知道是不是真的很难成功,法律上对执行异议的判定是怎样的啊?
展开


执行异议并非一般不会成功,其是否成功需要依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来判断。 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主张实体权利。这就好比在一场财物执行活动中,有人跳出来说这个要被执行的财物是自己的,而不是被执行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案外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对执行标的享有合法的权利,比如有合法的买卖合同、产权证书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那么执行异议就有可能成功。例如,在房屋执行案件中,案外人能拿出与被执行人签订的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并且已经支付了全部价款、实际占有该房屋,只是未办理过户登记,在这种情况下,案外人提出的执行异议就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反之,如果案外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或者其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执行异议就可能会被驳回。所以,执行异议是否成功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