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残值是否算现金流入?
我在做项目投资分析,涉及到现金流量计算。有固定资产在项目结束时有一定的残值,不太确定这固定残值在计算现金流量时算不算现金流入,想了解下相关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财务管理和相关经济活动的法律认定中,固定残值通常是算现金流入的。下面从概念和法律依据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来解释一下固定残值和现金流入的概念。固定残值指的是固定资产在达到使用年限后,经过折旧等处理,剩余的、还有一定价值的部分。比如说一台机器设备,购买时价值100万,使用了规定的年限后,经过折旧,还能以10万块的价格卖掉,这10万就是固定残值。而现金流入,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从法律依据上看,虽然没有专门的一部法律明确指出固定残值算现金流入,但在《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财务法规中有相关的原则性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的处置收入,如果固定资产还有残值,那残值变现的收入就属于处置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会导致企业现金的增加,也就是现金流入。例如,企业将到期的固定资产出售获得残值收入,这笔钱进入企业账户,很明显就是现金流入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正常的财务核算和经济活动中,固定残值是被认定为现金流入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