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的行为是否有效?
我家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最近有人要赠与他一笔财产,我不太确定这种情况下孩子接受赠与的行为有没有法律效力,会不会因为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不被法律认可,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简单来说,就是这类人没办法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以及做这件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不过,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的行为是有特殊规定的。《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接受赠与就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也就是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好处。所以,从法律层面来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的行为是有效的。 但是,由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法定代理人可以代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并且要保护好赠与财产,确保这些财产是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例如,孩子接受了一笔赠与的财产,这笔钱要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等方面,而不能被法定代理人随意挪用。这样的规定既能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保证赠与行为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