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继承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我最近在了解法律知识,对于继承这块有点疑惑。想搞清楚继承到底是不是民事法律行为,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希望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
展开 view-more
  • #继承行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判断继承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我们首先得了解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想要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也就是说,得是当事人主动地、有意识地去做某件事,并且这件事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而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进行的。在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取得遗产并不是基于自己主动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比如说,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子女按照法律规定自动获得继承资格,不需要子女做出特别的意思表示来开启这个继承程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法定继承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遗嘱继承则不同。遗嘱是被继承人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它体现了被继承人的主观意愿。继承人依据遗嘱取得遗产,是基于被继承人的合法有效的意思表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不过,对于继承人而言,接受继承这个行为通常也不需要有额外的特别意思表示(在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的情况下视为接受),但遗嘱的设立本身是被继承人的一个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从法律条文的规定和上述对继承两种情形的分析来看,法定继承不是民事法律行为,而遗嘱继承中遗嘱的设立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但继承人接受继承的这一环节不完全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综上所述,不能简单地说继承就是民事法律行为,要区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不同情况来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