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
我家里最近涉及到财产继承的事儿,我不太明白继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我就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继承属于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呢?这两者有啥区别呀?弄清楚这个对我们处理家里的财产继承很重要。
展开


在法律上,要判断继承是单方行为还是双方行为,得先了解单方行为和双方行为的概念。 单方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自己做出决定,不需要其他人的同意,这个行为就能产生法律效力。比如说,一个人立下遗嘱,这就是他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不需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而双方行为呢,是需要两个人或者两方达成一致意见,这个行为才能成立,像签合同就是典型的双方行为,需要买卖双方都同意合同的条款才行。 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按照法律规定的顺序和份额来分配遗产。当被继承人去世后,符合法定继承人条件的人,不用经过其他人的同意,依据法律规定就直接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这明显体现了单方行为的特征。因为法定继承人获得继承资格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与他人达成某种协议。 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继承遗产。遗嘱是被继承人单方面做出的对自己财产处分的意思表示,继承人只要表示接受继承,就可以获得遗产。这里,继承人接受继承虽然也是一个意思表示,但它是基于被继承人已经做出的遗嘱,本质上还是基于被继承人单方面的意志来启动继承程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没有要求继承是基于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所以,继承在法律上属于单方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