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监护人是指什么?
我不太清楚法律上被监护人的定义。在生活里可能会涉及到相关情况,比如我身边有老人和小孩,不知道他们算不算是被监护人,想了解一下被监护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
展开


被监护人指的是在法律上需要他人保护和照顾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的人。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因为年龄、精神状况等原因,没办法完全独立地处理自己事务的人。 从年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是典型的被监护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判断能力,所以需要监护人来保护他们的安全、教育培养他们,并代理他们进行民事活动等。比如,一个10岁的孩子想要购买一台价值较高的电脑,由于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这笔交易是否合适,这时就需要他的监护人来决定是否进行购买。 除了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是被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这些成年人可能因为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无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需要监护人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例如,患有严重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就需要有合适的监护人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管理他的财产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