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分割协议书算法律文书吗
家里老人去世后,几个继承人打算签订一份遗产分割协议书。我不太清楚这协议到底是个什么性质,想知道遗产分割协议书能不能算法律文书呢?主要是想了解它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性质是怎样的 。
展开


遗产分割协议书不算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或者律师在解决诉讼以及非诉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此外司法机关的一些非规范性文件也属于文书范畴。而遗产分割协议书是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 不过,虽然遗产分割协议书不算法律文书,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它具有法律效力。这些条件如下:首先,签遗产分割协议的当事人要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当事人得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比如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状态不正常的人就可能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遗产分割协议书中的相关约定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说是当事人真心想这么约定,而不是被强迫或者欺骗的。最后,协议书中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就是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和社会秩序。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明确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说,只要遗产分割协议书符合上述条件,就对参与签订协议的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各方都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相关概念: 法律文书:是司法行政机关及当事人、律师等在解决诉讼和非讼案件时使用的文书,也包括司法机关的一些非规范性文件。 民事行为能力: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意思表示: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指社会一般利益和基本道德观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