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行为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我不太清楚无效行为和违法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前我遇到个事儿,签了个合同,后来发现是无效的,但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就是违法的行为。我想了解下,从法律上来说,无效行为是不是就等同于违法行为呢?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无效行为和违法行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地认为无效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无效行为指的是那些虽然已经成立了,但因为严重欠缺法律行为生效要件,从而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这个行为从一开始就不被法律所认可,不能产生行为人原本希望达到的效果。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像一个不满八周岁的儿童独立签订的价值较大的买卖合同,这个合同就是无效的,因为儿童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而违法行为则是指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它具有违法性、社会危害性等特点。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盗窃他人财物的行为就是违法行为,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虽然有些无效行为可能同时也是违法行为,比如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既符合无效行为的特征,也是违法的。但并非所有的无效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无效行为只是因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但并没有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没有对社会秩序和他人权益造成损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无效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