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期间对方打人是否犯法?


在起诉离婚期间,对方打人的行为很可能是犯法的。下面从不同层面为您详细分析。 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打人行为属于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起诉离婚期间,夫妻双方的婚姻关系虽然还未解除,但双方的人身权利依然受到法律保护。如果一方动手打人,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被打的一方有权要求打人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比如,被打后去医院治疗花费的医药费,因受伤耽误工作减少的收入等,都可以要求打人方进行赔偿。 从行政法律角度而言,若打人行为情节较轻,没有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但也违反了治安管理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所以,即便伤情不严重,只要实施了打人行为,公安机关也可以依法对打人者进行行政处罚。 要是打人行为情节严重,造成被打者轻伤及以上的伤害后果,那就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也就是说,在起诉离婚期间,如果一方将另一方打成轻伤以上,就构成了故意伤害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如果在起诉离婚期间遭遇对方打人的情况,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首先要及时报警,固定证据,让公安机关对打人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并保留好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费用票据等,以便后续主张民事赔偿。此外,在离婚诉讼中,也可以将对方的打人行为作为夫妻感情破裂以及争取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方面的有利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