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是否必须要做?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感觉医生的治疗 方式有问题,导致我的病情加重了。我怀疑这是医疗事故,但不清楚需不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不做鉴定能解决问题吗?做鉴定又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想问问医疗事故鉴定是不是必须要做的。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并非是必须要做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简单来说,就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对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事故、事故的等级等情况进行评判。它就像是一个专业的裁判,来判断医院和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没有犯错以及错误的程度。
从法律规定来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这意味着,解决医疗纠纷有多种途径,而医疗事故鉴定并不是必经程序。
如果医患双方能够就争议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医院承认自己的过错并愿意给予合理赔偿,那么不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也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通过签订赔偿协议等方式,和平解决纠纷。
然而,医疗事故鉴定也有其重要作用。它可以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专业的依据。当医患双方对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存在较大争议时,鉴定结果能够清晰地判断医院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患者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后续的协商、调解或者诉讼过程中,有了鉴定结果,患者主张自己的权益会更有底气,医院也能根据鉴定结果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
总之,医疗事故鉴定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必要条件,但在很多情况下,它能为纠纷的公平、公正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决定是否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