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非经营者经营是否违法?
我自己有个个体户营业执照,但有时候我没空打理,就让朋友帮忙经营,不知道这种不是我这个经营者本人在经营的情况,在法律上算不算违法呢?我挺担心会有法律风险的。
展开


在探讨个体户非经营者经营是否违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个体户,也就是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开个小店做买卖的人。而经营者通常是指登记在营业执照上的那个人,这个人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获得了合法经营的资格。 从法律规定来看,《个体工商户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的,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的,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新的经营者重新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家庭成员间变更经营者的,依照前款规定办理变更手续。这意味着,如果个体户要更换经营者,是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 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让非登记的经营者来经营,就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法律后果。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一旦被工商部门发现非经营者在经营且没有办理变更登记,可能会被要求改正,还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话,营业执照都可能会被吊销。 不过,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只是短期的、临时性的让他人帮忙经营,比如店主因为生病、有事等特殊原因,暂时让亲戚朋友帮忙照看一下生意,一般不会被认定为违法。但这也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和证据来证明这种临时性。但如果是长期由非经营者经营,那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需要办理变更登记的情况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当个体户需要更换经营者时,最好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