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赠与子女的钱是否需要公证?
我爸妈打算给我一笔钱,说是赠与我的。我不太清楚这种父母赠与子女钱的情况,需不需要去办理公证呢?不公证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或者问题呀?我想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法律层面,父母赠与子女钱并不一定需要公证。赠与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赠与人赠与财产、受赠人接受赠与财产或赠与人与受赠人签订赠与合同真实、合法的活动。它是对赠与行为的一种证明方式,但不是赠与行为生效的必要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只要父母有赠与的意思表示,子女也表示接受,赠与合同就成立并生效。也就是说,即使不经过公证,父母把钱给了子女,子女收下了,这个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就是有效的。 不过,办理公证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公证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如果日后出现纠纷,公证书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而且,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一般不能撤销赠与。而对于一般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所以,如果父母希望赠与行为更加稳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争议,办理公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双方信任且对赠与没有其他担忧,不公证也不影响赠与的效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