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送的房子是个人财产吗,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有哪些?
在回答父母送的房子是否为个人财产以及夫妻个人财产范围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夫妻个人财产的概念。夫妻个人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一方独自拥有,不与另一方共享所有权的财产。
对于父母送的房子是否属于个人财产,要分情况来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即一般情况下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父母明确表示该房屋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比如,父母和子女签订了赠与协议,明确房子只给子女一人,并且办理了相关的产权登记手续,将房子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此时该房子就是子女的个人财产。
接下来,我们看看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也就是在结婚前,一方已经拥有的财产,比如婚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这些财产是在结婚前就取得的所有权,所以属于个人财产。
第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例如,一方因交通事故受伤获得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这些赔偿是对其身体受到伤害的补偿,具有 特定的人身属性,只能归一方所有。
第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就像前面提到的父母送房子的情况,如果明确只给一方,那就是个人财产。还有其他的遗嘱继承或者赠与,只要明确了归属,就属于个人财产。
第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比如男士的专用剃须刀、女士的专用化妆品等,这些是仅供一方使用的物品,属于个人财产。
第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法律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总之,判断父母送的房子是否为个人财产,关键看是否有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而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则由法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涉及财产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