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前账面金额是原值吗?
我在进行公司固定资产盘点时,对账面金额有点疑惑。不清楚盘点前的账面金额到底是不是指原值,我担心如果概念弄错了,会影响盘点结果和后续的财务处理,所以想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盘点前账面金额是不是原值。
展开


在探讨固定资产盘点前账面金额是否为原值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固定资产原值和账面金额这两个概念。固定资产原值,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购置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也就是最初购买或者建造这个资产花了多少钱。而账面金额,指的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它是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后的余额。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这就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会因为使用、磨损等原因而逐渐贬值,其价值会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在账面上进行体现。同时,如果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的情况,企业还需要按照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所以,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盘点前账面金额不是原值。因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企业会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其计提折旧,并且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减值准备。例如,企业购买了一台设备,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每年计提折旧1万元,使用了3年后,此时该设备的账面金额就是10 - 3 = 7万元(暂不考虑减值准备),显然这个账面金额和原值是不同的。只有在固定资产刚入账,还没有开始计提折旧,并且没有发生减值的特殊情况下,账面金额才会等于原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