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准备结婚了,和对象打算签个婚前协议,把一些财产问题提前说清楚。但又有点担心,不知道这种婚前协议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保障,所以想问问婚前协议受法律保护不,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婚前协议在我国只要符合一定条件,是受法律保护的。 首先,什么是婚前协议呢?简单来说,婚前协议就是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对一些事项进行的书面约定,常见的比如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怎么分配等问题进行约定。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要使婚前协议受到法律保护,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协议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通过协议约定限制一方的基本人身权利,像限制人身自由、禁止再婚等,这样的约定是无效的。二是协议要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威胁或者被欺骗的情况下签订的婚前协议,那么这份协议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三是协议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也就是不能违反社会的基本道德和善良风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婚前协议一般只能对财产问题进行约定,不能涉及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因为孩子抚养权的归属要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不是简单通过协议就能确定的。 总之,一份有效的婚前协议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双方的权益,只要满足法定条件,它是受法律保护的。 相关概念: 婚前协议:男女双方在结婚前就财产、债务等相关事宜进行的书面约定。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指的是社会的一般道德和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 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