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财产协议书是否需要去公证?
我写了一份放弃财产的协议书,不知道这份协议书是否必须要去公证处公证才有效。我担心不公证的话,以后这份协议书会不会不被认可,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放弃财产协议书公证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中,放弃财产协议书并非一定要去公证。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放弃财产协议书的概念。它是当事人自愿作出放弃某项财产权利的书面约定,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只要签订协议的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份协议书自成立时就具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法律角度看,即使不进行公证,它也能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约束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放弃财产协议书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就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那么,公证又起到什么作用呢?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对放弃财产协议书进行公证,能够增强协议书的证明力和公信力。在日后发生纠纷时,经过公证的协议书在法院更容易被采信,能为当事人节省举证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如果有人对协议书的真实性提出质疑,经过公证的协议书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 综上所述,放弃财产协议书不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公证可以为协议书增添保障。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决定是否对放弃财产协议书进行公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